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全國至少7省市法院構建了區塊鏈電子証據平台 北京、廣州及杭州走在前列

邢萌
2019年06月18日10:16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國至少7省市法院構建了區塊鏈電子証據平台 北京、廣州及杭州走在前列

  

近日,山東省煙台市下發文件,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指出要構建“司法行政+區塊鏈”等在內的業務及平台,全面打造煙台法律服務“淘寶網”。實際上,“區塊鏈+司法”的價值正在逐漸凸顯,相關應用也進一步走向落地。

目前,電子數據存証作為區塊鏈技術重要應用落地領域,正在逐步被司法系統所認可。記者了解到,全國至少有7個省市法院在司法存証中應用了區塊鏈技術,不僅包括互聯網法院,也包括地方傳統法院。

三家互聯網法院

探索“區塊鏈+存証”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推進,訴訟中的大量証據以電子數據存証的形式呈現,電子証據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日益多樣化,電子數據存証的使用頻次和數據量都顯著增長,然而,電子証據在司法實踐中包括存証環節、取証環節、示証環節、舉証責任和証據認定中依然存在痛點。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則解決了電子証據存在的諸多痛點。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在《區塊鏈司法存証應用白皮書》中表示,區塊鏈技術為電子數據存証提供結構化的採集過程,並借助於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不可抵賴等優良特性,使電子數據的認定過程變得非常簡便,解決電子証據在司法時間中易丟失、難認定的痛點,加快了電子証據的証據認定速度。

自去年起,區塊鏈電子証據的法律效力正在逐步被司法系統認可,全國互聯網法院則走在技術創新的前沿。

2018年7月份,杭州互聯網法院在對一起著作權糾紛判決中,認可了區塊鏈電子存証的法律效力。這被認為是我國司法領域首次確認區塊鏈存証的法律效力。隨后,杭州互聯網法院上線司法區塊鏈,成為全國首家應用區塊鏈技術定紛止爭的法院。據了解,該司法鏈已經匯集了3.9億條的電子數據,相關案件調撤率達到96%以上。

北京互聯網法院也上線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証據平台“天平鏈”。據悉,北京互聯網法院已有58例涉“天平鏈”証據的案件,由於應用區塊鏈技術,相關案件的電子証據爭議很小,已經有40余件成功調解或撤訴。另外,廣州互聯網法院也上線了電子証據存証平台“網通法鏈”。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3月30日上線運營,日前“網通法鏈”存証的電子數據已經超過545萬條。

除去3家互聯網法院,記者發現,至少還有包括山東、吉林、鄭州、成都等在內的4省市地方法院在司法存証中應用了區塊鏈技術,成果頗多。比如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電子証據平台、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電子証據平台、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電子証據平台、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法院電子証據平台。

區塊鏈面臨

落地挑戰

發展至今,區塊鏈技術作為電子存証手段已被最高人民法院認可。2018年9月初,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第11條規定“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証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証存証平台認証,能夠証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這被認為是我國首次以司法解釋形式對區塊鏈技術電子存証手段進行法律確認。

不過,在司法存証領域,區塊鏈也在面臨不少現實問題。

從技術本身而言,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的合法性還有待論証。共識數信董事長王毛路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智能合約的本質是用程序語言重新定義合同條款自動執行的操作。當觸發符合的條件時,交易和其他兌付行為會自動進行。“我國的法律法規目前尚缺乏認可智能合約程序編碼形式的有效性,其自動執行結果的合法性也有待論証。”

法務與技術的對接不暢構成區塊鏈在司法存証落地的又一大難題。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認為,區塊鏈技術與司法存証進行合法合規的匹配是區塊鏈司法存証系統落地的一項挑戰,對參與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業務水准都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通曉司法業務又了解區塊鏈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責編:楊榮華、張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