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正本清源之二:穩定幣與虛擬貨幣的區別

單志廣 何亦凡
2019年11月12日16:00 | 來源:人民網-區塊鏈頻道
小字號

區塊鏈技術源自比特幣(Bitcoin)。在過去十年中,各類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ies)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出,並制造了一系列的暴富故事,在各國投資界和社會大眾中逐漸形成了虛擬貨幣就是全球貨幣的未來,以及其會持續升值等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虛擬貨幣推崇其將最終取代各國法定貨幣,形成完全去中心化和匿名性、不需要國家主權背書、不需要任何實際資產挂鉤的國際通用貨幣。同時,在最近幾年,各國央行和一些國際大型科技公司,如Facebook等,也推出穩定幣(Stablecoin)的概念,並開始了一些小范圍的試點。加之最近國家將區塊鏈技術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導致區塊鏈的關注度大增,但社會上各種信息混雜,魚目混珠,讓人不容易理解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關系,也搞不清楚穩定幣和虛擬貨幣的區別。

實際上,不論是穩定幣,還是虛擬貨幣,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區塊鏈技術主要分為公有鏈和許可鏈兩大類。公有鏈具備完全去中心化、匿名性和透明性的特點。目前,全世界主要的公有鏈應用就是虛擬貨幣。在當前中國的現行法律法規下,公有鏈應用因為不符合監管要求,無法在中國落地及運營。目前已公布的絕大多數與法定貨幣錨定的穩定幣均採用了許可鏈架構。許可鏈並不去中心化,政府可對其進行有效的法律和技術監管,例如,各國可以就Facebook的穩定幣Libra進行政府聽証會,並制定相應的監管政策,但對基於公有鏈的比特幣就完全無能為力,甚至都不知道要找誰來參加聽証。

本文並不對穩定幣和虛擬貨幣進行深度技術方面的探討,而是從大家熟悉的金融屬性來分析它們到底是不是貨幣,是否具備貨幣的特征。

貨幣從人類社會形成初期就已經存在,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下,當出現一個通用物品可以用來方便交易其他貨品的時候,貨幣雛形就逐漸形成。粗略來分,貨幣經歷了實物貨幣和信用貨幣兩個階段。實物貨幣顧名思義本身是具備一定貨品價值的,例如所有使用重金屬鑄造的錢幣。在實物貨幣階段,國家並不對貨幣的發行擁有絕對的壟斷權。在中國古代,民間是可以自行鑄幣的,隻要成色和重量符合標准,就可以在市場合法流通。但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經濟活動的日益復雜化,實物貨幣在發行、流通、攜帶、存儲和交易上的不便利性和高成本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因此信用貨幣應運而生。信用貨幣主要是靠國家主權的強制性法律要求,將價值遠低於貨幣面值的紙幣或電子貨幣作為法定貨幣使用。目前,世界各國的貨幣體系基本以信用貨幣為主。信用貨幣主要依靠國家信用來背書自身價值和面額之間的差額。

虛擬貨幣把自己稱為“貨幣”(Currencies),但它是否屬於貨幣的一種呢?首先,虛擬貨幣肯定不算是實物貨幣,因為嚴格意義上,虛擬貨幣就是一串碼,本身不具備任何實物價值。而虛擬貨幣推崇自己的全球去中心化,也讓其不能作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信用貨幣。因此有人就認為虛擬貨幣是一種新的貨幣形式,是目前基於國家主權信用貨幣的一種升級版。這種觀點我們認為基本屬於無稽之談,我們在此不進行深入的經濟學探討,而是回歸本源,用貨幣的最基本屬性來判斷虛擬貨幣到底是什麼。這個基本屬性就是:所有真正的貨幣在發生換手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進行一個購買商品或服務(借貸關系也算服務)的行為。而所有虛擬貨幣在現今,99.999%換手的發生並不是進行商品或服務的交易,而是新接手者將虛擬貨幣囤積起來,等其升值后再拋售,以達到獲利的目的。如果連貨幣這個最基本的屬性都沒有,那麼至少可以說,到今天為止,虛擬貨幣並不是真正的貨幣!那它是什麼呢?對金融有一定了解的讀者可能已經意識到了,虛擬貨幣的屬性實際上與股票是完全一致的,是一種投資屬性的金融產品。

如果說虛擬貨幣是一種投資物,那麼很多事情就豁然開朗,很好解釋了。投資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每個人對投資價值的理解和標准都是不一樣的。有人投資股票,有人投資古董,有人投資郵票,甚至現在還有人投資運動鞋。但不論投資什麼,絕大多數的投資物就如實物貨幣一樣,自身就具備一定價值。運動鞋可以穿,郵票可以用來寄信,股票背后關聯著公司的資產、資金流和未來收益。而虛擬貨幣本身並沒有任何價值,也不與任何有價值的物品挂鉤。而所謂的挖礦成本已經作為費用消耗掉了,也沒有被關聯到虛擬貨幣本身。即使作為投資物,虛擬貨幣也是屬於100%投機屬性的投資物。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對虛擬貨幣一直很不認可,因為這種純投機的投資模式與他遵循的價值投資理念是完全相反的。投機性投資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小眾的投資方向,而維持其價值依靠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當前參與人的信心﹔二是拉新的力度。隻要持續有新的投資人進入,純投機性投資物的價值就能夠得到維持甚至提升。因此,所有虛擬貨幣的發行方,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市場策略上(marketing strategies),盡量要把自己標榜成貨幣、是未來的主流、是會持續升值的、是最新的技術區塊鏈等,從而達到吸引不是很專業的普通人入局的目的,並且從來不去討論虛擬貨幣到底有什麼實際價值,具體操作基本上跟騙老年人買枕頭之類的商業行為處於同一范疇。

而不論是Facebook發行的Libra,還是各國政府正在研究和試點的穩定幣,都是錨定的各國法定信用貨幣,是真正意義上的代幣。將來穩定幣通用后,肯定沒有人專門購買穩定幣來等它升值,如果要投資外匯,直接購買外匯就好了,不需要通過可能涉及手續費的穩定幣。因此,穩定幣未來的換手,基本上都是在購買商品或服務。穩定幣才是真正意義的具有貨幣屬性的“虛擬貨幣“。

因此,穩定幣與虛擬貨幣具有本質的區別:一個是貨幣屬性的,一個是投資物屬性的。兩者之間是完全不同的金融產品,雖然基於同一種底層技術,但雙方甚至沒有任何可比性。

有人也許會說,就算虛擬貨幣現在是投資物,但如果它們未來成為主流並且全世界人民都認可的情況下,也可以替代現在各國的法定貨幣,成為一種真正去中心化的全球通用貨幣。我們認為這並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前提是人類還需要進化,生產力要發展到不可想象的高度,人類社會結構變為完全另外一個形態,也許那個時候,貨幣本身就不再需要國家信用的背書。但至少從現在看來,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投機性投資物成為全球通用貨幣的可能性基本為零,甚至遠小於運動鞋成為通用貨幣的可能性。

(責編:邊雪(實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