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司法區塊鏈讓網絡空間共建共治共享

孫偉/張帆
2019年12月09日10:4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司法區塊鏈讓網絡空間共建共治共享

12月2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以鏈治鏈 規范用鏈”天平鏈應用接入技術及管理規范新聞發布會,集中展現北京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應用成果——“一鏈、兩用、三規、四管”的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模式。這既是科技創新和司法創新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央改革要求在北京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一鏈”創新多維探索

“在探索區塊鏈的過程中,北京互聯網法院經歷了從摸索前行、階段整理到逐步清晰、理性扎實的過程。”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張雯稱,“‘天平鏈’電子証據平台實現了區塊鏈底層可控技術和合規政策保障的有機融合。”

圍繞司法服務現代化,北京互聯網法院在一條“天平鏈”基礎上不斷拓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范圍,在訴調、審判、執行、司法管理等多場景多環節中探索推開區塊鏈技術應用,為智慧法院建設提供創新實踐平台,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北京樣板。

“兩用”實現技術落地

北京互聯網法院在區塊鏈應用的探索過程中,始終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圍繞痛點、難點,實現了固化証據和執行立案的技術突破。

在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的模式下,案件大部分証據產生於網上,對網上生成証據的真實性認定往往成為案件審理關鍵點。法官們敏銳地察覺到,區塊鏈技術提前固化電子証據材料和不易篡改、追溯防偽的先天優勢,能夠很好地彌補電子証據的虛擬性、脆弱性、隱蔽性、易篡改性。通過“天平鏈”固化訴訟材料、校驗上鏈証據並將結果直推法官,大大降低了當事人的維權成本。

截至目前,北京互聯網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驗証跨鏈存証數據3448條,涉及案件530件,當事人對証據真實性均無爭議。

隨著執行案件數量的增長,“天平鏈+智能合約”技術,為“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的邁進提供了綜合治理新思路。

北京互聯網法院應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率先利用其數字化合約自動執行的特點,探索智能合約在執行工作中的應用前景。

10月23日,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實現全國首例執行“一鍵立案”, 原告隻需點擊“未履行完畢”按鈕,告知法院被告的履行結果,不需提供其他任何材料,當事人申請立案步驟就完成了。

“三規”保障安全合規

用規范支撐“天平鏈”,打破電子証據上鏈前的真實性質疑,防止區塊鏈成為虛假証據的“保護傘”,是在“天平鏈”建設之初就堅持的理念。

北京互聯網法院堅持標准先行,編寫了《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電子証據平台接入與管理規范》《天平鏈應用接入管理規范》詳細定義應用接入測評、對接等管理流程規范﹔通過收集90條修改意見,並經過多次討論和專家評審,形成《天平鏈應用接入技術規范》,對接入平台自身區塊鏈安全性做出詳細的技術和測評要求。

除上述規范外,該院現已組建証據規則組,根據案件管轄范圍和案件集中程度,編寫不同場景証據審查要素,著手編寫《天平鏈上鏈証據規則》,制定上鏈數據內容標准。

作為共建單位和接入單位的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紛紛表示,相關規范的出台確保了電子數據生成、收集、存儲、傳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安全、合規,對保証存証數據符合証據的“三性”要求,使其能夠真正為司法審判所使用有重要意義。

“四管”助推高效運行

目前北京互聯網法院已與公証處、司法鑒定中心、第三方存証機構、版權機構、金融單位等9類25個應用節點單位完成數據對接。聯盟治理結構採用強中心、多點維護原則,分為許可節點、一級節點、二級節點、應用單位4個層級分類管理。

以北京互聯網法院為許可節點,司法機構和行業組織為一級節點,參與“天平鏈”共識、數據校驗與記錄。二級節點僅作數據校驗與記錄。應用單位隻對接存証服務,不具備“天平鏈”治理權。

按職責找管理節點,按案件類型找“朋友圈”,准確有效地接入數據,避免無用數據接入導致的冗余,科學的方法助推了“天平鏈”的高質高效運行。這一聯盟鏈建設路徑,得到業內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

“一鏈、兩用、三規、四管”的“天平鏈”模式是北京互聯網法院歷經一年多的創新與探索,將實踐落地。未來,北京互聯網法院還將在強化頂層設計和風險意識,探索多場景應用、貼合司法責任制規范標准,擴大聯盟鏈信息集成等方面開發好、應用好區塊鏈技術,努力打造成司法體系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創新實踐解紛平台。

(責編:邊雪、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