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區塊鏈,並不遠

華智超 劉功虎 鄭汝可
2019年12月16日09:15 | 來源:長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區塊鏈,並不遠

目前,武漢有近400家企業涉區塊鏈業務,在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前100名排行中,武漢企業“斗魚”位列第67位。圖為“斗魚”公司員工在工作中 長江日報記者胡九思 攝

近段時間,武漢聚焦“區塊鏈”,強調要加快推動該技術及其產業的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區塊鏈高地。這是繼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研究區塊鏈之后,武漢採取的重要行動,對於城市而言具有裡程碑意義。隨著競爭態勢顯性化,烈度加劇,躋身新一線新賽道上的武漢必須抓緊布局,向縱深地帶挺進。

它遠在雲端,近在眼前

由不得我們“看不見看不懂看不起”

區塊鏈是什麼?簡而言之,它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透明的特點。它去中心化的處理方式,能大量節約資源,使得大量交易和行為實現自主化、簡單化,從而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

區塊鏈經濟目前正處於爆發的前夜,應用前景極為壯闊。

上周出席了中央政治局學習活動的浙江大學教授陳純表示,把區塊鏈與比特幣挂鉤進行炒幣活動,是一種理解上的誤區,應用上的庸俗化、狹隘化,“實際上,它將極大促進未來社會經濟發展,改善公共服務和民生福祉”。

甚至不用等到未來,它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

住建部與建行共建了一個公積金中心,把全國491個城市的公積金中心用區塊鏈連起來,打破了一個個信息孤島﹔“雙十一”期間,天貓平台來自全球百余個國家的近4億件海淘產品,擁有了真實可追溯的“身份証”﹔包括銀行、超市、地鐵,深圳超過7600家企業用上區塊鏈電子發票,開票數量突破1000萬張……

中央帶頭學習研究區塊鏈,對於武漢而言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回顧城市發展歷程,有些機遇曾經擦肩而過,釀成遺憾﹔有些則被緊緊抓住,與時代同頻共振,大放異彩。如今武漢市意識到,對區塊鏈這樣的新技術,首先思想上要重視——防止看不見、看不懂、看不起,防止事到臨頭來不及。

“我們不能一頭霧水,又不肯深入學習,認為都是些噱頭。我們要積極面對,透徹理解,潮頭之上做工作,謀未來。”

追蠶絲源頭,查違建變遷

武漢多個區塊鏈應用場景率先落地

西方區塊鏈的發展,側重金融創新,捎帶行業創新,而我國除金融創新外,同步重攻行業應用。武漢長出的一些“小苗”,堪稱可喜的范例:

比如武漢卓爾智聯“中農網”,上線了繭絲區塊鏈項目,成為國內第一個“大宗農產品流通區塊鏈”。通過這個技術,每捆生絲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証”,生產時間、工廠、等級、批次等信息實現可追溯。每位蠶農都有一張IC卡,裡頭詳細記錄了蠶繭信息,憑借這些信息,能獲得武漢眾邦銀行的貸款。

去年4月,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對某單位違法佔用耕地提起公訴,在固定被佔土地的面積及使用、變化情況時,遇到取証難題,於是辦案人員調取了涉案地塊近4年13個不同時間節點上的26張衛星遙感影像圖,這些影像直觀顯示了一塊綠油油的農田,如何一步步硬化變白、搭建違法建筑的全過程。取証這麼輕鬆,得益於武漢市檢察院成立的一個區塊鏈專項研究實驗室。

目前,武漢有近400家企業涉區塊鏈業務,三成為這兩年涌現。前年到去年,武漢擁有區塊鏈專利總數居全國第六。武漢企業“斗魚”,在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前100名排行中,列第67位。

區塊鏈企業和業務在武漢爆發式增長,說明這城市對新技術、新動向有著出色的敏感,極致的追求。

“人有我優”,干到極致

加快建設新一線城市

12月12日,市委主要領導前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宣講調研,在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股份公司,一行人觀看了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演示。隨后他們又趕到斗魚,了解區塊鏈版權保護方面的進展。

市領導勉勵企業,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帶頭探索區塊鏈技術、產業標准化建設經驗。武漢市提出,主動開放金融創新、數字資產交易、民生保障等應用場景,助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把武漢打造成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的先行區、集聚區。

那之前兩天,武漢召集專家、企業家開了一個重要的會,集中研究全市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市政府主要領導指出,通過區塊鏈的發展,武漢要把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石墨烯、腦科學等統統帶動起來,推動城市新經濟發展,力爭實現彎道超車。

“千萬不能滿足於‘人有我有’的小目標,而要做到‘人有我優’。要發揚辦軍運會的精神,不干則已,一干就干好,干到極致,高起點謀劃,高標准定位,創國際一流。”

一流的發展目標,需要一流的政策支撐,一流的服務打底,為此武漢進一步提出,要盡快推出政策,對新興產業給予扶持,促使大武漢形成一種強磁場效應。“區塊鏈的發展,不僅是哪一個具體部位的發展問題,它關系到整個城市的未來前景”。

長江日報記者華智超 劉功虎 鄭汝可

(責編:王震、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