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官方撰文厘清“是與非”

標准出爐 金融領域區塊鏈將加快落地

記者 張莫 羅逸姝 北京報道
2020年03月13日09:3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標准出爐 金融領域區塊鏈將加快落地

金融領域的區塊鏈話題近來持續升溫。日前,被稱作“國內金融行業首個區塊鏈標准”的《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下稱《規范》)正式出爐。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也以“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管理”為題撰文,厘清區塊鏈的“是與非”和“真偽應用”。而在疫情期間,區塊鏈技術在助推企業融資過程中也進一步發揮作用。

同時,業內人士對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推出也更為期待。央行此前官方披露的信息是,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法定數字貨幣的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而根據央行人士此前多次透露的信息,在保証中心化管理和貨幣主權的前提下,央行在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過程中不預設技術路線。

多方廣泛引用區塊鏈技術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日前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區塊鏈在對信息可信共享要求較高、對並發量要求較低的領域,例如交易結算、貿易金融、產權轉讓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實際上,在上述這些金融場景,包括金融監管部門、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在內的多方均已廣泛引用區塊鏈技術。

上線於2018年9月的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如今已相繼開展了供應鏈應收賬款多級融資、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再貼現快速通道和國際貿易賬款監管四項業務,連接的銀行和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外匯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的建設也日趨成熟。該平台於2019年3月推出,根據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在記者會上披露的數據,春節假期以來,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融資放款額達2億多美元。

京東數科則於2019年6月推出市場首個區塊鏈ABS標准化解決方案,幫助資產方、計劃管理人、律師事務所、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托管行等ABS業務參與機構優化業務流程,提升ABS發行業務效率。與原有技術方案相比,可減少85%的部署時間,每年每個業務節點可節約運維成本超百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助力抗“疫”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在助推企業融資過程中進一步發揮了作用。2月上旬,北京市正式上線了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台,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賬款確權証明,並支持中小微企業獲得確權証明后在線發起融資需求。除此之外,浙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紛紛開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將核心企業與鏈條上供應商的合同全程上鏈,有效解決了企業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問題,從而將企業大量難以盤活的應收賬款改造成區塊鏈應收款,實現了線上化的高效融資。

標准出爐引導行業更規范發展

不過,區塊鏈應用在多個場景加速落地的同時,一些與之相關的金融亂象也有所顯現。業內人士呼吁,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發展亟須監管進一步引導。今年2月底,被稱作“國內金融行業首個區塊鏈標准”的《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正式出爐,引發廣泛關注。

該標准由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由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提出並負責起草,起草機構還包括多家商業銀行、區塊鏈研究機構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等。

參與《規范》起草的京東數科副總裁曹鵬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區塊鏈的標准化工作始於2016年,如《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提出了我國區塊鏈標准體系框架﹔2017年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發布《區塊鏈參考架構》。

“與此前相比,發布於2020年的《規范》主要針對金融行業,對分布式賬本的用戶管理、監管支撐、隱私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研究員曹勝熙對記者說:“在《規范》推出后,金融區塊鏈在架構設計、模塊功能、軟件接口等各方面都有了參考基准,而這一基准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曹鵬說,近幾年區塊鏈領域發展迅速,但良莠不齊,此次央行首次將分布式記賬技術結合金融領域,制定了全面的規范,將成為打造可靠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的“基礎圖紙”,促使區塊鏈行業告別野蠻生長,實現更多的共識和協作基礎。他預計,在行業標准引領下,區塊鏈將在金融保險、企業融資等方面更好發揮其作用。

“《規范》發布之前,國內金融區塊鏈應用存在野蠻生長的情況,一些應用宣稱基於區塊鏈,但其實不然﹔還有一些應用雖然基於區塊鏈,但在安全性能上並不保險。《規范》發布后,既可以排除前一類‘假’的區塊鏈項目,也可以規范應用了區塊鏈技術但安全上存在漏洞的項目。”曹勝熙說。

井通科技CEO和MOAC區塊鏈聯合創始人周沙表示,此次由央行牽頭制定的《規范》對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具有很強的業務指導性,未來,監管部門也可考慮根據技術標准來推出相應的產品目錄和名單,進一步引導行業良性和規范發展。

法定數字貨幣不預設技術路線

除了《規范》的推出,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還在《中國金融》上以“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管理”為題撰文。該文明確了區塊鏈獨有的信任傳遞機制的優勢,同時也點出了一些不足,並提出要引導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該文稱,正確認識區塊鏈技術的適用場景,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需要區塊鏈,也不是所有的數據都需要上鏈。

官方在區塊鏈領域動作頻頻引人關注,也引發業內對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或將加快推出的猜測。一些人認為,疫情一定程度上也是數字經濟的催化劑。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1月發布的《盤點央行的2019︱金融科技》中指出,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法定數字貨幣的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

區塊鏈在支付領域落地前景如何?法定數字貨幣是否會採取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撰文稱,區塊鏈以大量冗余數據的同步存儲和共同計算為代價,犧牲了系統處理效能和客戶的部分隱私,尚不適合傳統零售支付等高並發場景。

央行人士此前多次表態透露的信息是,在保証中心化管理和貨幣主權的前提下,央行在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過程中不預設技術路線,也就是說不一定依賴某一種技術路線。

在近日於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MIT比特幣大會上,有專家認為,區塊鏈技術目前還不是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選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索尼婭·達維多維奇表示,盡管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以為央行數字貨幣提供交易追蹤在內的多種特定功能,但在保障用戶隱私、與非區塊鏈系統的互操作性(例如支付系統)以及貨幣價值轉移上尚存不完備之處。

周沙表示,現有的基於公鏈的支付手段,是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方案,其優點是具備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但缺點是設置復雜、無法監管、無離線支付功能、速度慢,無法支持大量用戶的交易。“完全去中心化的模式不能滿足央行對於零售支付場景並發量的要求。不過,一些改進的、混合型的類區塊鏈方式或可以同時滿足監管對數字貨幣中心化管理和其運行的速度、效率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他說。

周沙表示,井通科技正在研究基於區塊鏈的可擴展快速支付方案,這一方案在滿足現有的現金所能完成的全部重要功能的同時,能夠更加有效地滿足當前及未來在金融領域對數字貨幣的需求。

(責編:岳上媛(實習生)、王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