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細數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三宗罪”:虛假交易、操縱市場、為犯罪分子洗錢

李國輝
2020年03月26日13:04 |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小字號

近年來,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的投機炒作之風盛行,風險快速聚集。自2017年9月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公告、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和ICO活動以來,虛擬貨幣泡沫對於我國的影響得以被有效阻隔。

此后,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為躲避監管打擊,通過所謂“出海”方式,將服務器設置在境外、實質面向境內群眾提供交易服務,繼續從事相關非法活動。對於此類行為監管部門仍在持續監測和打擊,人民銀行會同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共監測和處置“出海”虛擬貨幣交易平台300余家。

然而,前期面對虛擬貨幣價格的快速上漲,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懷揣“一夜暴富”的夢想,仍在相關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群眾希望能從虛擬貨幣價格波動中獲取收益,而部分平台惦記的卻是群眾的本金。

記者獲取到的一份市場調研對於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常見套路進行了總結分析,梳理了亂象背后的操作伎倆:平台先通過虛假交易騙取客戶入場,再通過操縱市場價格和惡意宕機使客戶被迫爆倉﹔某些平台甚至成為犯罪分子洗錢的工具。

第一宗罪:交易量畸高營造繁榮假象,通過虛假交易吸引客戶入場

在客戶眼中,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交易量越大,証明平台的人氣越高、可靠性越強。殊不知,交易量也可以作假。

市場調查發現,前三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平均換手率分別為13.25%,8.33%和6.15%,都大幅高於國外持牌交易所的平均換手率2.37%,分別高出5.6倍、3.52倍、2.6倍,說明交易平台存在採用機器人刷量的重大嫌疑。

此外,在市場調查中,隨機抽取幾家大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交易金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其交易特征違反了Benford定律(是指自然產生而未經人為修飾的同類數據,其數字出現概率基本服從相同的概率密度分布),交易金額中某個數字的出現頻次呈現異常翹尾現象,表明這些數據經過了人為修飾,並不是自然交易的結果。這進一步証明了,交易平台存在虛假交易和數據造假的行為。

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通過虛假交易刷出龐大的交易量,可以在Coin Market Cap網站(一家在虛擬貨幣領域的被投資者使用次數較多的幣價網站)上獲取更高排名,讓虛擬貨幣獲得更多的關注,營造出一種繁榮的市場假象,使客戶普遍性地高估虛擬貨幣的價值,從而吸引客戶入場。

第二宗罪:惡意宕機逼迫杠杆交易“爆倉”從而操縱市場

市場調查發現,某些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圖謀客戶的財產。一家平台通過“拔網線”的方法,使得交易平台多次出現閃退、卡頓、倉位無法顯示等異常現象,影響客戶正常的下單,撤單和平倉等交易操作。宕機時間一般持續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同一時間,另一家平台通過機器人買賣操縱價格,在其他平台宕機期間將價格強制拉低或提升。客戶在加了10倍甚至20倍高杠杆的情況下,面對價格的巨幅波動,由於系統宕機無法選擇止損或補倉,隻能被迫爆倉,最終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兩家平台過一段時間交換角色,故伎重施,改為前者操縱價格,后者宕機以侵佔客戶財產。

調查發現,某大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在一年內共發生系統宕機6次,其中3次為突發故障宕機事件,平台承認發生過2次爆倉事件。目前已出現多起因虛擬貨幣平台無法登陸而導致合約投資者利益受損的立案事件。

第三宗罪:利用匿名化和去中心化特點,為犯罪分子洗錢

上述市場調研通過對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提現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存在比特幣多次小額累計轉入、一次大額轉出清零的現象,這都符合洗錢行為的基本特征。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由於具有匿名性和全球性的特點,已成為犯罪分子洗錢的幫凶,具備較大的社會風險。

2015年股市巨幅波動期間以操縱期貨市場而非法獲利的伊世頓一案中,伊世頓公司在國內股指期貨非法獲利20多億元后,就試圖通過某比特幣交易平台轉移資金,因規模巨大且無法提供完備的証明材料轉移失敗。

借區塊鏈技術創新之名詐騙,廣大群眾應擦亮眼睛

萬變不離其宗。通過分析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亂象,不難發現這些伎倆並不新鮮。相關平台利用了區塊鏈這種新興技術和群眾對新興技術的興趣,打著高收益的幌子,以區塊鏈技術創新之名、行在線詐騙之實。

專家提醒,廣大群眾應該擦亮眼睛,主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盲目跟風炒作,以防止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如發現有任何機構涉及此類非法金融活動,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涉及違法犯罪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責編:岳上媛(實習生)、王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