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單跨境金融區塊鏈出口融資業務落地

本報5月10日訊(記者李銀)近日,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的精心指導下,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依托“跨境金融區塊鏈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平台”,成功為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辦理一筆金額為100.2萬美元的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這是海南省首筆基於區塊鏈技術下的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也是海南中行貫徹落實國家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近期,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外匯局海南省分局開展全國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區塊鏈平台)試點。目前,試點先期開通出口應收賬款融資、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証兩個應用場景。
據介紹,該平台為我國跨境金融領域的重要創新,將直接便利涉外企業跨境資金使用,提高融資效率,切實服務實體經濟。該平台在海南開展試點,不僅將促進海南自貿港金融開放,也將助推我省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平台試點投產后,海南中行基於多年貿易金融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緊密關注客戶貿易融資需求,率先順利完成首單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
據悉,銀行通過金融科技手段開展區塊鏈業務支持實體經濟,該平台最大優勢在於充分利用了區塊鏈數據的不可篡改性和唯一性。企業在發起符合銀行審批條件的融資項目過程中,可以通過區塊鏈平台在線提交貿易融資申請材料,銀行方在平台上直接核驗出口報關單等信息真偽。
通過數據共享和報關單真實性核驗功能,一方面提高銀行對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的精准性,避免重復融資,有利於監管部門對跨境融資業務指導和監測,共建信息公開透明的貿易金融生態圈。
另一方面,借助區塊鏈平台在線申請,實現數據跑路替代人員“跑路”,同時基於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縮短了銀行對於融資背景真實性審核流程,從而提高審批時效,大幅縮減業務辦理時間。
海南中行有關負責人稱,該行將繼續發揮外匯外貿專業化優勢,在國家大力支持區塊鏈金融創新及普惠金融的新常態下,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專業多元化的跨境金融產品,支持本土實體經濟發展,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提供金融支持和跨境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