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年加快發展區塊鏈、5G、8K、人工智能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4日訊(記者 李丹)5月14日上午,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開幕,會期3天。成都市市長羅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提到今年重點工作時,報告指出,成都將穩增長、提質效,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實施工業穩鏈補鏈行動、“新基建”牽引的項目促建行動、新消費引領的提振內需行動、“米袋子”“菜籃子”強基行動,全力穩定經濟增長。
深入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堅持走產業結構優、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質量效益好、發展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圍繞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制定各產業功能區分行業的項目准入標准。堅持大抓項目抓好項目,按照“兩圖一表”,深入開展投資促進“百日擂台賽”。
推動產業功能區由“供土地”向“供平台”轉變,著力增強對企業、人才、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推行產業功能區和鎮街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融合的鎮區合一管理模式。
提升先進制造業。聚焦“芯、屏、端、軟、智、網”,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邁上10000億元台階﹔積極發展航空裝備、汽車、軌道交通、智能制造、能源環保,推動裝備制造產業規模達到8000億元﹔積極發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大力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積極發展新型材料產業,融入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積極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著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加快發展氫能、核能裝備等新興產業,構筑戰略競爭新優勢。精准開展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固鏈招商,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開展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應用試點,大力發展軟件產業和軟件應用,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聚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鼓勵發展消費新模式新業態,著力打造8大消費場景。全面升級春熙路商圈,加快建設交子公園商圈、雙流空港國際商圈,大力提升西部國際博覽城商圈。
大力發展消費金融,健全消費信用體系和監管方式,試點推行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負面清單城市管理制。大力發展在線經濟、戶外消費、雲端商務,積極發展在線消費,擴大健康類消費,持續發展首店經濟、小店經濟、夜間經濟、周末經濟,拓展下沉市場。
提速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深入實施“交子之星”經濟証券化倍增行動計劃,推動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加快建設。加快推進區塊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台建設,推動設立數字資產交易中心,扎實推進法定數字貨幣試點。
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爭取新引進一批法人金融機構和結算、支付、財產管理等功能性金融總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施三大金融基礎工程,持續完善交子金融“5+2”平台,加快建設特色金融聚集區。
做優都市現代農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工程、重點改革和共享平台建設。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功能區,啟動10萬畝灌區現代化改造,建設高標准農田25萬畝,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健全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網絡,建設中國(成都)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文創、民宿經濟等。
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積極推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發展區塊鏈、5G、8K、人工智能等產業,培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無人經濟等新興業態,謀劃實施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設立新經濟產品(服務)交易平台,定期發布城市機會清單。深化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和“雙百工程”,建立新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加快培育聚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經濟企業。
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積極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切實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支持政策,推進中小微企業金融紓困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
依法依規化解民營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扎實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全力做好保市場主體工作,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心合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