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鏈”“網”融合,提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鄧聰
2020年05月26日09:51 | 來源:人民郵電報社
小字號
原標題:“鏈”“網”融合,提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新基建作為當前我國為應對疫情沖擊提出的發展共識,既代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區塊鏈是密碼技術、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公示機制等領域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在新的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新基建產業中,區塊鏈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新基建當中數據的產生、採集、確權、流轉以及交易等問題都離不開區塊鏈,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實現政府數據、企業數據、互聯網數據,甚至個人數據的高度共享和創新。

  區塊鏈為制造業構建“信用網”,

  助力企業穿過“轉型的火山”

  這次疫情讓很多制造企業意識到轉型升級的緊迫性,一方面,疫情帶來的訂單減少、人力成本升高、資金缺乏等難題倒逼企業轉型﹔另一方面,缺乏柔性生產能力,網絡化、智能化不足,讓企業在“轉型的火山口”進退維谷。

  工業互聯網能夠幫助制造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國內海爾、航天科工、阿裡等企業紛紛布局工業互聯網,盡管參與者眾多,但目前工業互聯網還存在網絡互聯互通性差、數據安全難以保証等問題。

  針對當前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新需求和新挑戰,區塊鏈技術為工業領域高效協同和創新管理提供了“供給側改革”的解決思路。區塊鏈技術被稱為“信任的機器”,由於數據可溯源、報告可驗証,可以為制造業構建“信用網”,大幅降低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協同效率。同時,由於數據防止篡改的特性,相當於給工業設備上了“鎖”,提速企業智能化改造。

  區塊鏈可以幫助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兩端”——制造端和消費端的數據可信,實現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面銜接,全方位提升企業生產能力和銷售能力,提升政府、合作伙伴、金融機構和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隻有實現這兩端數據的真實可信,才能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增強消費者信心來化解“市場的冰山”﹔通過真實有效的生產、銷售數據,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貿易真實性和還款能力的証明,跨越“融資的高山”﹔最終以競爭力的提升、外部環境的改善,幫助企業成功穿過“轉型的火山”。

  加快“鏈”“網”深度融合,

  借新基建春風落地見實效

  工業互聯網將成為未來新基建的主戰場之一,而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的協同能夠讓工業互聯網更加可信,賦予其數據更大的價值。加快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有利於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構建誠信產業環境,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

  區塊鏈的“物理分布式、邏輯多中心、監管強中心”的多層次架構設計為政府監管部門和工業企業提供了一種“鬆耦合”的連接方式,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商業活動的前提下,提供“柔性”合規監管的可能。

  要做好“鏈”“網”融合,把區塊鏈的眾多優勢和工業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需要對制造業內的細分行業進行深入研究,基於不同行業的固有特點才能發揮好區塊鏈的價值。

  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技術有機協同,全國政協委員、中關村智造大街董事長程靜建議,一是鼓勵企業將生產制造環節的監控、管理以及必要的採購、銷售等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全程串接,保障採購、銷售數據的准確性,為政府、監管機構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高於以普通合同、訂單為基礎的貿易真實性証明﹔二是在工業生產日益演化到“雲”生產的條件下,政府層面應大力支持全社會進行相關區塊鏈平台的建設,促進大型企業、銀行等市場主體對鏈上數據的採信。

  全國政協委員、台盟中央常委、福建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表示,應從區塊鏈創新應用、技術、標准、制度上加緊區塊鏈專利布局和運營,以區塊鏈賦能制造業,發揮數據價值,提升企業融資能力。“企業做數字化轉型可不必大幅改造生產線,區塊鏈賦能數據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可以實現企業、用戶、資源共創共享。”駱沙鳴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歸根到底是一種底層技術,還要注意與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配合,才能在新基建的春風下真正落地見實效。

(責編:張宏莉(實習生)、王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