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即將步入尋常百姓家

劉輝
2020年06月12日08:52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區塊鏈技術即將步入尋常百姓家

  ——訪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貴陽信息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峰

   5月26日,“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全球傳播行動”啟動儀式上,貴陽市發布了《貴陽主權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白皮書。近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貴陽信息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峰作為白皮書的主要起草研究者,就貴陽區塊鏈最新研究成果、“主權區塊鏈”概念、區塊鏈技術應用情況等熱點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探索合作新模式,建立享鏈技術生態

   2014年4月,根據貴陽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共建貴陽信息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軟件所貴陽分部),面向大數據技術前沿、貴陽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重點建設“兩基地、一平台”,即軟件研究開發基地、信息技術企業孵化基地、信息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平台,為貴陽市大數據產業規劃建設和政策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走進位於貴陽高新區的貴陽信息技術研究院,陳峰首先引導記者參觀了展示中心,這裡不但展示著該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更記錄著走過的研發歷程。他介紹說,2016年底《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正式發布﹔ 2017年組建了北京團隊和貴陽團隊,探索京筑合作新模式﹔在2018數博會上發布享鏈基礎組件和享鏈雲平台,這是貴陽市第一個主權區塊鏈技術﹔在2019數博會上發布了“享鏈盒子”,以及司法存証、醫療廢棄物追蹤等一系列應用場景,建立了享鏈技術生態。

   記者看到,正在運作的“普渡河生態物聯網應用”,通過8個監測點,不斷把河水的溫度、濁度、溶解氧、氨氮等實時數據傳至后台,直觀監測河段水質狀況。陳峰說,水質指標超標時,平台會自動報警並向管理員推送預警信息,同時大數據將分析導致水質超標的可能原因,為河流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基於大數據的交通優化平台”通過對路口及路段攝像頭上傳的圖像、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生成可視化的對比圖表和報告文檔,為貴陽交管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

   “黑車大數據分析系統”則顯示著黑車信息、多次被處罰的車輛、重點監控高危人群……讓非法運營車輛無所遁形。“可喜的是,納入系統監管、從事非法營運的司機,已經有近2000人轉為了網約車、出租車司機,合法經營客運業務。” 陳峰說,區塊鏈技術在提高智慧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時,更惠及廣大市民。

   “主權區塊鏈”理念有著前瞻性

   2016年年底貴陽發布《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這是在全球第一個以省會城市的名義發布政府白皮書,並首次提出了“主權區塊鏈”新概念,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這個理念提出以后,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旨在解決多方參與場景下的互信問題。”陳峰認為,政府主動發聲引導區塊鏈的良性發展,貴陽市走到了最前沿。2017年開始,我國陸續出台系列關於禁止虛擬貨幣炒作、非法集資的規定,從國家的角度來推動整個區塊鏈技術良性、合理有序地發展。“這印証了貴陽對整個區塊鏈發展觀點,比較有前瞻性。”陳峰說。

   有了理念,關鍵是最終的落地。貴陽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聯手,通過協同創新機制,共建了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核心的目的就是要研發一套自主可控的、主權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平台。

   提出區塊鏈概念,提出主權區塊鏈整套理念,研制開發享鏈的技術和產品,有了物聯網的解決方案……貴陽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備的體系。陳峰說,今年發布的白皮書的2.0版,表明貴陽市已經形成了主權區塊鏈“理論+技術+產品”的完整體系。

   貴陽將分兩期建成主權區塊鏈基礎設施示范工程項目

   《貴陽主權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白皮書是貴陽市在區塊鏈領域的又一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是貴陽發展區塊鏈的重要宣言。

   “貴陽市是把主權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從2021年至2025年,分兩期建成主權區塊鏈基礎設施示范工程項目。”陳峰說,有了強大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城市治理、科技金融、民生服務、工業互聯網等方面的區塊鏈應用將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貴陽市的主權區塊鏈基礎設施示范工程項目已得到貴州省的支持,納入了“雲上貴州”平台體系。陳峰認為,全省全市一盤棋,集約化建設成本會更低,整個系統的開發效率會更高,更方便推廣。

   區塊鏈技術怎樣步入尋常百姓家?陳峰舉例說,“享鏈盒子”就像路由器安放在家裡一樣,大眾可以方便地通過盒子鏈入到區塊鏈,享受到后端雲服務,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這個過程離普通人已越來越近。

   區塊鏈因其“去中介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在大數據安全存儲的同時,實現了“數據的確權”。陳峰介紹說,未來,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數據確權,能夠破除數據被任意篡改、復制的威脅,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數據被別人偷走,可以有效保障數據擁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大數據發展中的個人隱私。(記者 劉輝)

(責編:張宏莉(實習生)、王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