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機構積極布局數字貨幣業務

隨著各國央行著手設計並試運行數字貨幣,機構近期也動作頻繁,正通過爭取運營牌照、滲透更多支付場景等手段加速布局該領域。
日前,位於香港的數字資產及金融科技公司BC科技集團發布公告,宣布旗下OSL平台在2019年11月7日向香港証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SFC)提交的在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下的第1類(証券交易)及第7類(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申請已原則性獲批,被業界認為是大中華區第一張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
業界人士預計,從道富銀行、渣打銀行、摩根大通、富達、德意志交易所集團、野村和ING等大型金融機構傳出的消息及它們在數字資產方面的參與程度來看,數字資產還會進一步爆發,並迎來更多機構的參與。
美國富達數字資產服務公司在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與一年前相比,越來越多的美國機構投資者認可數字資產的吸引力。在面向近800個美國和歐洲的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報告中顯示,有36%的機構投資者目前已投資了數字資產,60%認為數字資產應在其投資組合中佔有一席之地。
此次香港當局原則上批准OSL牌照申請,表明自2018年11月起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監管沙盒實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也意味著今后投資者在獲牌照的交易所內交易數字貨幣的合法性。
在支付領域,機構的競爭更為激烈。萬事達日前宣布,數字支付機構Wirex成為首家獲得其核心會員資格的原生加密貨幣平台。去年,比特幣公司Coinbase與萬事達卡的主要競爭對手Visa合作推出了支付卡。
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美國初創公司Ripple創造的數字代幣(XRP)因支付和應用場景不斷擴張,其總價值已接近300億美元。
報道稱,在推出八年后,Ripple仍在努力為支撐其貨幣的區塊鏈技術尋找有吸引力的用途,以証明如此高的估值是合理的。據該公司日前公布的規劃,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它試圖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亞馬遜,利用其平台來支持遠遠超出它原本希望建立的跨境支付系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