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政務服務區塊鏈再添新應用 “中科大腦”發布三項鏈i系統產品

9月24日,中關村創新創業季之政務服務區塊鏈創新發展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辦。作為本次論壇的重頭戲,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大腦”)發布了由其自主研發的鏈i政務通、鏈i目錄通、鏈i數據通三項鏈i系統產品。
海澱區自2019年開始試點政務服務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據海澱區政務服務管理局信息化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澱區政務服務區塊鏈基於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通過區塊鏈基礎平台、BaaS管理平台和業務鑒証平台三層架構,結合活體驗証(自然人)、動態碼驗証(企業法人)等授權方式,實現了亮証確權、鑒証減材、審証秒批和存証服務四大類服務支撐。截至9月20日,共落地371個政務服務應用場景,其中114個線上落地事項平均減少辦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66個場景實現了全程網辦,46個場景實現“隻跑一次”,共產生辦件量11162件,証照拉取量20805次。
在此基礎上,中科大腦副總裁李慎國發布了由公司自主研發的三項鏈i系統產品,堪稱本次論壇的重頭戲。
據介紹,鏈i政務通是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開放、兼容、安全可信的政務服務應用支撐平台,通過獨有的區塊鏈鑒証體系,適配多底鏈的技術組件,靈活配置的業務模型,可支持區塊鏈技術賦能政務服務場景快速落地。
鏈i目錄通是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可信資源目錄體系+全流程鏈上數據應用平台,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全程追溯,實現鏈上數據“可查不可存、可用不可見”,數據實現“自營自管”“共享不脫庫”,共識算法保証多節點數據實時更新、交叉驗証,數據確權清晰,安全免責使用。
鏈i數據通是一款基於大數據+區塊鏈+多方數據安全計算技術打造的可信數據資產應用平台,提供了數據進、存、監、管、用全鏈路工具集,全方位賦能數據管理部門和數據生產部門,打破數據孤島,幫助政府或企業實現數據資產化,構建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體系。
會上,業內專家主題演講、先行先試案例分享、數字政府區塊鏈產品發布、政務聯盟鏈數據上鏈簽約儀式、政產學研高端對話,精彩紛呈。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提出,通過標准化打通“鏈孤島”,促進跨鏈跨雲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發展思路﹔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任常銳現場對《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進行解讀,讓與會嘉賓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未來三年北京市區塊鏈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北京大學教授、博導、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黃罡基於區塊鏈3.0的“可編程政務”提出,破除“數據孤島”與“價值孤島”,促進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支持基於區塊鏈的政務服務業務協同應用發展思路。 (余婧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