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區塊鏈

區塊鏈應用眾多難題“卡脖子”

高少華 上海報道
2020年10月15日09:34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區塊鏈應用眾多難題“卡脖子”

  區塊鏈技術近年來在國內快速發展,正在眾多領域探索應用落地。專家表示,區塊鏈技術應用對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但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目前在實際產業落地過程中仍面臨“信息壁壘”、實物上鏈困難、底層技術本身待突破等挑戰。

  落地步伐正加快

  作為近年來全球信息科技領域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區塊鏈以其去中心化、開放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成為解決中介信用問題的一種新思路,在業界推動下正在加速各種場景的應用落地探索。

  記者近期在上海採訪獲悉,上海已成為國內區塊鏈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寶武集團、中遠海運、螞蟻金服、平安集團、萬向區塊鏈、眾安保險、中信信息等一批企業紛紛選擇上海布局區塊鏈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對區塊鏈技術的探索已延伸到金融科技、產業鏈協同、智慧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

  比如,寶武集團的“大宗商品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示范項目”以寶武生態圈為業務場景,面向中小、民營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中小企業享受到了普惠金融服務,累計交易規模逾200億元。

  區塊鏈技術也被探索應用於解決跨境貿易中的信任問題。在近日舉行的首屆“外灘大會”上,螞蟻集團發布了基於螞蟻鏈的跨境貿易和金融服務平台Trusple,擬以區塊鏈技術解決中小企業跨境貿易信任問題。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成為Trusple首批五家合作伙伴。

  另據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杜宇介紹,“區塊鏈就是用低成本手段建立信用,萬向區塊鏈目前一方面正努力突破區塊鏈核心技術,另一方面正探索更多應用場景”。截至目前,由萬向區塊鏈研發和運營的“萬向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已累計幫助各商家融資超過3億元,平台活躍商家超過100家。

  陀螺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9月1日,全球新增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披露約345個,其中,我國以項目數252個位居全球第一位,約佔全球項目的73%,同比增長12%。

  從區塊鏈應用領域分布來看,2019年11月以來,區塊鏈在各領域應用落地腳步不斷加快,覆蓋了包括貿易物流、文娛、社會公共服務、金融、政務、知識產權、社交、日常消費、工業、農業、能源等12個垂直行業,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應用融合。在此之中,政務、社會公共服務與金融成為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主要領域。

  有望成為新引擎

  針對當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現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上海數字經濟創造實踐基地董事、投資部總經理鄭玉山向記者表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離不開科技創新,特別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被普遍認為是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而區塊鏈技術在其中處於核心地位。

  例如,區塊鏈可以為人工智能提供更好的契約管理,使得每一步的自主運行都得到不可篡改的記錄和公開,從而促進人工智能的安全和穩定性﹔區塊鏈的分布式網絡結構可以為物聯網設備提供一種分布式的管理機制,使得設備之間無需通過中心化處理器而可以直接交換信息,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全網絡的交互能力﹔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匿名性,以及數據不可篡改等主要特點,與大數據和雲計算行業中的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目標也非常契合。

  “盡管區塊鏈相關概念從2018年就迅速普及,目前大眾對區塊鏈的認知還略顯不足。”歐科雲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煉炫表示,區塊鏈是一種協作型技術,主要作用於生產關系,強調的是通過公開透明的可信計算平台,降低各參與方的交易成本,簡化流程、提高協作效率,在推動實體經濟向高效、公平、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比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我國的產業鏈供應鏈主要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是受疫情影響,部分供應鏈出現停擺危機,而復工復產過程中,又出現上下游產業鏈不協調、不同步問題﹔二是受疫情影響,我國產業鏈和供應鏈有“外移”苗頭。

  那麼,區塊鏈技術應如何改造供應鏈?從本次疫情影響看,未來供應鏈功能需要確保從供應商到客戶的整合運營,從端到端的角度,而不是孤立的每個職能部門,決策需要考慮成本、庫存和客戶服務。面向新一代供應鏈,區塊鏈技術在協同合作、數據信息管理兩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李煉炫認為,在供應鏈系統的協同合作方面,可採用區塊鏈技術,以多中心方式結合智能合約、身份認証和隱私保護等技術,通過預設規則、智能協同和信息共享等手段,改進供應鏈上企業間低效協作模式,簡化合作流程,提高合作效率﹔其次,在供應鏈系統數據信息管理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實時的、端到端的透明度,確保供應鏈中所有參與者能根據相同的實時數據進行指導和決策。比如,中糧集團聯合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嘉能可農業五大國際糧商,應用區塊鏈技術重構供應鏈,提升我國糧食安全話語權。

  在李煉炫看來,區塊鏈產業在我國的未來布局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即“一體兩翼”。“一體”是指在新基建下區塊鏈技術作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兩翼”指在我國的產業經濟和政務民生兩個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其中,在產業經濟領域,主要對產業鏈供應鏈進行改造,加強供應鏈上企業的協作,降低融資成本,保護我國的供應鏈﹔在政務民生領域,將採用區塊鏈技術參與政府治理,提升政府服務質量與效率,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仍存短板和挑戰

  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正陸續涌現,但不容忽視的是區塊鏈技術目前仍處於發展早期階段,在與實體產業融合過程中面臨的諸多瓶頸和難題仍有待破解。

  鄭玉山認為,當前影響區塊鏈技術實際產業落地的難點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法律和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二是關鍵人才稀缺﹔三是區塊鏈底層技術本身的突破。區塊鏈技術盡管已經發展了10年,在很多應用場景下已經實際落地,但在其他一些場合,特別是對高速度、高吞吐量、低存儲成本有要求的產業場景,仍然無法滿足要求,甚至許多時候業界不得不犧牲去中心或安全來換取效率。

  而在李煉炫看來,“信息壁壘”和實物上鏈是當前影響區塊鏈技術實際產業落地的兩大挑戰。一是存在“信息壁壘”,區塊鏈技術要發揮作用,跨部門、跨領域是關鍵。但是,目前問題在於難以打通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壁壘。如果各參與方不願意共享數據,區塊鏈就沒有數據之源,形成“數據孤島”。

  二是實物上鏈問題,即目前難以保証線下實物可真實准確地“上鏈”。打破這一壁壘,需要物聯網等配套成熟技術的支撐。對於其他的數據上鏈,如電子發票、數字版權等,本身已經是數字化產物,這類數據上鏈就不需要物聯網設備作為支撐。因此,在現階段,區塊鏈可以優先在金融、版權、電子政務等易於實現全生命周期的領域推進發展。

  針對當前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產業面臨的眾多難題,鄭玉山建議,一是需要政府層面更多的鼓勵政策,鼓勵實體企業嘗試將新技術應用於傳統業務中﹔二是加強人才培養,地方高校應增設區塊鏈基礎課程,培養各行業從業者的區塊鏈思維﹔三是要正面引導,一方面向社會普及區塊鏈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要大力宣傳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成功案例。

  李煉炫提醒,在加速區塊鏈產業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應用是區塊鏈的真需求,哪些是假需求,要保証區塊鏈技術能切實解決場景應用痛點,並注重“脫虛向實”,防止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炒作等。

(責編:單子璇(實習生)、王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