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现金管理是否影响公众存取?与法定数字货币有无关联?央行回应来了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酝酿多年后,大额现金管理试点工作大幕将启。6月30日,央行官微发布消息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补齐相关领域监管短板,规范大额现金使用,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央行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在河北省、10月1日起在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工作。
据悉,此次大额现金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现金业务,并探索大额现金综合管理措施。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为商业银行柜面发生、起点金额之上、有现金实物交接的存取业务。根据目前的起点金额标准,各试点地区大额现金存取业务笔数占总笔数均在1%左右。
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是试点重要内容,既要保护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公众合理的合理用现需求,又要加强对可能存在偷逃税、逃避监管和不合理占用社会资源的“关键少数”现金交易的监测。根据目前设定,河北省、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对公账户管理起点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起点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央行称,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非现金支付业务迅速发展,但流通中现金总量平稳,大额现金交易量继续增长,大额现金支取成为流通现金的重要投放渠道。越来越多的大额现金交易集中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特定时期,现金流通综合效率不高。一些发达国家普遍把大额现金管理作为社会治理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采取从严从紧的管控措施。适应当前形势需要,我国亟需加强大额现金管理,保障合理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针对业内普遍关注的大额现金管理是否影响公众存取自由问题,央行也进一步进行了说明: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只要公众合法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现金存取并不受限制。
同时,大额现金存取管理起点高于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现金使用量,单个网点日均大额存取业务量占比较低。央行称,已部署各商业银行整合业务信息,系统已有信息不重复采集,以尽可能减少需客户填报信息量,提升服务水平。
研究推动大额现金管理工作,央行酝酿已久。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大额现金相关交易增长迅速,规范大额现金管理有助于节约社会资源;同时,规范大额现金存取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风险,遏制利用大额现金交易违法犯罪行为。从全球看,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普遍实施严格大额现金管理,对现金领域的反洗钱监管标准严格。我国这方面监管相对滞后,为顺应形势发展,我国需要及时补齐现金管理监管短板。
“考虑到国内公众对该监管政策认知与接收有个过程,监管层采取以点带面,先找几个省份试点随后向全国铺开,并根据各个省经济发展、现金交易的情况,大额现金管理的额度等方面采取差别规定。” 周茂华进一步称,从宏观层面看,大额现金规范有助于降低大额现金存取交易中风险,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居民理性使用现金,鼓励非现金支付方式,节约大量社会资源。
另从微观层面看,这一政策出台尽管对部分大额现金存取、交易便利性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大额现金存取起点(10-30万)远高于绝大多数公众普通用现金额,因此对公众日常活动影响极为有限,且商业银行大额取现预期机制已实施多年,这为公众正常大额用现提供便利。
此外,针对大额现金管理与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有无关联问题,央行解释称,大额现金管理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补齐监管短板,提高现金服务水平和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是央行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满足未来公众对数字化人民币的需求,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而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工作。两项工作并无关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